top of page

汽車底盤為什麼會生鏽?

  • 作家相片: 玟徵 林
    玟徵 林
  • 2024年8月15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2024年9月20日

車輛底盤生鏽的原因主要與環境、使用條件以及材料有關,以下是幾個主要原因


  • 高濕度與頻繁降雨:

    高濕度和季風帶來的頻繁降雨,特別是在梅雨季節和颱風季節。這種濕潤的環境容易使底盤長時間處於潮濕狀態,從而促進鏽蝕的發生。

颱風淹水
颱風淹水

以近期的凱米颱風為例,台灣多個縣市因暴雨導致嚴重淹水,許多車輛因為泡水而受損。當車輛底盤長時間浸泡在水中,特別是含有泥沙和污水的積水中,極易引發鏽蝕問題。即使在水退後,底盤內部的水分和污物可能無法完全清除,從而加速生鏽的過程。



  • 沿海地區的鹽分侵蝕

    台灣四面環海,沿海地區的車輛特別容易受到空氣中的鹽分侵蝕。鹽分會加速金屬氧化反應,導致車輛底盤生鏽,這在靠近海岸的城市特別明顯。


    以彰濱地區的車主為例,這裡靠近台灣西海岸,車輛長期暴露在海風和潮濕的環境中,空氣中的鹽分會逐漸積累在車輛底盤上,導致金屬加速氧化,從而引發鏽蝕問題。許多居住在海線的車主發現,底盤鏽蝕的情況比內陸地區更為嚴重,這就是因為海邊鹽分對金屬的侵蝕性特別強。


  • 道路上的污泥與化學物質

    道路可能會沾染各種污泥、農業或工業化學物質,這些物質也會對底盤金屬造成腐蝕。此外,部分農業用車輛可能會經常接觸到化肥或農藥,這些化學物質對底盤金屬有著強烈的腐蝕性。


路面髒汙
路面髒汙

許多道路經常進行維修或施工,這會產生大量的粉塵、碎石和其他物質。這些微小的顆粒容易附著在車輛底盤上,隨著時間的推移,可能會磨損

防護層,暴露金屬部分,從而加速鏽蝕。


上鋒汽車防鏽工程

以多年的防鏽經驗,我們車輛底盤長期暴露在外界環境中,容易受到水分、鹽分、化學物質和磨損的侵蝕,這些因素都會加速金屬的氧化過程,導致底盤生鏽。無論是潮濕的氣候、頻繁的降雨,還是沿海地區的鹽分侵蝕,底盤鏽蝕都是不可忽視的問題。 一旦底盤開始生鏽,不僅會影響車輛的結構強度,還會威脅行車安全,並導致昂貴的維修費用。因此,定期進行底盤防鏽處理,是保護車輛的關鍵措施,能有效延長車輛壽命,保持車輛價值,讓您在各種環境下都能安心駕駛。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